3月9日,最高人民检察院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刑事检察工作白皮书(2023)》《民事检察工作白皮书(2023)》《行政检察工作白皮书(2023)》《公益诉讼检察工作白皮书(2023)》。这是最高检首次向社会发布“四大检察”工作白皮书。
记者梳理白皮书发现,有几组数据反映了我国犯罪形势、检察办案和检察监督工作的新特征、新变化。
刑事检察
刑事案件受理数量同比上升近五成
白皮书介绍,随着新冠疫情防控转段,我国经济回升向好,社会活跃度增加,同时,检察机关与有关部门一道依法从严惩处电信网络诈骗等严重影响人民群众安全感的犯罪,刑事犯罪案件总量增长。
2023年,全国检察机关受理审查逮捕各类犯罪828999件1209052人,同比分别上升49.8%、44.4%。审查后共批准逮捕72.6万人,同比上升47.1%;受理审查起诉各类犯罪1786635件2511263人,同比分别上升19.7%、20%。审查后决定起诉168.8万人,同比上升17.3%。
严重暴力犯罪占比降至3.6%
白皮书显示,在刑事案件总量长期高位运行的情况下,全国检察机关起诉严重暴力犯罪从1999年16.2万人下降至2023年6.1万人,占比从25.1%下降至3.6%。
与此同时,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轻罪案件人数占比从1999年的54.4%上升至2023年的82.3%。其中,审查逮捕案件中盗窃罪,诈骗罪,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以下简称“帮信罪”),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以下简称“掩隐罪”),开设赌场罪合计占48.4%。审查起诉案件中危险驾驶罪、盗窃罪、帮信罪、掩隐罪、诈骗罪合计占53.7%。
对轻微犯罪依法从宽处理,以无逮捕必要不捕26.6万人,同比上升22.5%,以犯罪情节轻微不诉49.8万人,同比上升12.6%。诉前羁押率26.8%,同比增加0.2个百分点。
近五年以正当防卫作出不捕不诉人数是之前五年3.6倍
白皮书指出,最高检指导、国内首部聚焦“正当防卫”主题的电影《第二十条》上映后,社会广泛关注反响良好。该部电影是对近年来检察机关秉持“法不能向不法让步”理念,激活刑法第二十条生动实践的艺术呈现。
最高检检委会副部级专职委员、第一检察厅厅长苗生明在介绍白皮书时特别提到,2019年至2023年,检察机关以正当防卫作出不捕不诉的人数是前五年的3.6倍。
去年对29名原中管干部提起公诉
白皮书显示,去年,检察机关共受理移送审查起诉职务犯罪2万人,同比上升9.3%,起诉1.8万人。其中,对29名原中管干部提起公诉。
白皮书着重提到,部署参与粮食购销领域腐败问题专项整治,起诉粮食购销领域职务犯罪385人。针对粮食购销领域职务犯罪多发问题,最高检分别向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中国储备粮管理集团有限公司制发第九号、第十号检察建议,促进诉源治理,共护粮食安全。强化金融领域等新型隐性腐败惩治,起诉金融领域职务犯罪348人。联合国家监委、公安部下发在办理贪污贿赂犯罪案件中加强反洗钱协作配合的意见,遏制上游腐败犯罪,起诉上游犯罪为贪污贿赂犯罪的洗钱罪820人,同比上升49.1%。积极配合开展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起诉医疗系统职务犯罪580人。积极参与足球领域腐败犯罪惩治工作,依法对15人足球领域系列腐败案件提起公诉。
民事检察
涉虚假诉讼的民事检察监督意见近三年保持高位
2023年,全国检察机关共受理各类民事检察案件33.29万件,案件数量持续上升。其中,民事生效裁判案件占受理总数25%,民事执行活动监督案件占23%,民事审判活动监督案件占21%,民事支持起诉案件、民事虚假诉讼监督案件等其他类案件占31%。
值得关注的是,近三年检察机关提出涉及虚假诉讼的民事检察监督意见始终保持高位。2023年为9359件,2021年、2022年分别为8829件、9731件。
白皮书指出,民事虚假诉讼常常涉及民间借贷、离婚财产分割、公司分立或合并、企业破产、劳动争议、知识产权保护、保险等,其中民间借贷是虚假诉讼的高发易发领域。有些民事虚假诉讼涉及社保医保基金、农村“三资”、住房公积金,侵吞巨额国有财产和公共资金。有些虚假诉讼行为还向仲裁、公证等非诉程序延伸,严重危害国家法治秩序。
从虚假诉讼监督案由看,借款合同纠纷(占52.8%)、劳动合同纠纷(占10.8%)、买卖合同纠纷(占8.2%)合计占七成以上,是民事虚假诉讼监督的主要办案类型。随着办案能力提升,虚假诉讼监督向其他领域拓展,如针对保险纠纷涉及的虚假诉讼案件提出监督意见60件,针对侵权责任纠纷提出153件。
行政检察
县区级行政机关在被诉行政机关中占比较高
2023年,全国检察机关共受理行政诉讼监督案件79209件,其中,行政生效裁判监督案件24975件,占比31.5%;行政审判活动监督案件14967件,占比18.9%;行政执行活动(含非诉执行)监督案件35933件,占比45.4%;行政类案监督等案件3334件,占比4.2%。
“诉讼外”监督实现新突破。2023年办理行刑反向衔接案件中对被不起诉人应受行政处罚的提出检察意见11.3万人,办理行政违法行为监督案件提出检察建议3.2万件。
白皮书显示,县区级行政机关在被诉行政机关中占比较高。案涉行政管理领域相对集中,城建拆迁、资源管理、公安行政管理、劳动和社会保障案件占比较高。案涉行政行为类型中,行政赔偿、行政强制、行政处罚等类案件占比较高,行政许可类案件处于低位。
公益诉讼检察
提起行政公益诉讼1276件,同比上升76.7%
2023年,全国检察机关共立案办理公益诉讼案件189885件。从案件类型看,办理行政公益诉讼案件167776件,占立案总数的88.4%;办理民事公益诉讼案件22109件,占立案总数的11.6%。
行政公益诉讼中提出诉前检察建议116489件,绝大部分案件经过诉前程序督促行政机关纠正或履行职责,回复整改率达到99.1%。
全国检察机关共提起公益诉讼12579件。其中,提起民事公益诉讼11303件(含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8654件),占起诉总量的89.9%;提起行政公益诉讼1276件,占起诉总量的10.1%,同比2022年上升76.7%。
白皮书指出,检察机关对一些诉前解决不了的问题,坚持以“诉”的确认体现司法价值引领,有效推动了一批“硬骨头”“老大难”公益损害问题整改。提起诉讼后法院支持率达到99.96%。
新京报记者 行海洋
编辑 张树婧 校对 张彦君